Copyright ? 北京智慧子月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備2023017440號-2
近年來,新津區關工委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聚焦“兩園一區”建設,聚集各方資源,聚合社會力量,聚力助學助困助殘,特別是緊緊依托教育、人社、文聯等相關部門,發揮區文藝志愿者協會繩編、紙藝、面藝等特色非遺文化優勢,在區特教中心全面啟動“非遺進校園 特教助成長”專項活動。以此為基礎,結合2025年度重點工作安排,自2025年至2027年全面實施“非遺進特教”三年行動計劃,聚力塑造殘障孩子的精神品質,聚力培養殘障孩子及殘疾家庭一技之能。
為全力推進“非遺進特教”活動的有序有效開展,確保三年行動計劃的落地落實,4月9日,區關工委組織開展“非遺進特教”專題調研活動。調研人員一行實地參觀了特教中心特教實踐基地、校企業共建“家長工作坊”。大家走進非遺教學課堂,現場觀摩由非遺傳承人為殘障孩子及陪護家長們精心設計、課程安排的繩編、面塑等非遺文化特教服務。在學校文化墻,大家親身感受由學校35個殘障孩子通過近半年的非遺特教而親手制作的200多件繩編、紙藝等非遺作品。
實地參觀后,調研人員一行就“非遺進特教”工作成效、經費落實、措施保障、機制建設、發展預期等開展座談交流。
聽完大家的調研發言后,區關工委執行主任丁鈺指出,作為以關心、教育、培養青少年健康成長為目的的群眾性工作組織,區關工委將切實發揮好區委、區政府教育青少年的橋梁紐帶、參謀助手作用,急黨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盡關工委所能,重點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搞好工作聯席。重點是厘清職責邊界、落實工作部署、實現工作聯動;二是搞好專題調研。重點是緊緊圍繞解決青少年的急難愁盼問題、青少年的心理關愛重點、青少年合法權益保護,搞好調查研究,形成調研成果;三是搞好重點突破。重點是聚力“愛心學校”全覆蓋建設、“非遺進特教”三年行動計劃等,精準關愛,久久為功,彰顯工作動能,實現活動賦能。
丁鈺表示,區關工委將始終堅持青少年特殊教育工作納入全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大局,統籌安排,重點部署,整體推進。希望相關部門始終強化特殊教育學校的普惠發展,高度關注并切實重視特殊教育工作,為特教教育創造更加良好的社會環境與輿論氛圍,為確保每一個殘疾孩子沐光而行、悅享成長而盡職盡責、盡心盡力。
針對“非遺進特教”工作落實及全面推進,丁鈺要求:
一是要固化工作成果。要不斷鞏固“黨建引領聚合力 校企協同共育人”專項工作成效,積極開展校企共建、結對關愛、特教幫扶,著力推動家庭、學校、社會一體共育,推進“非遺進特教”三年行動計劃落地落實,不斷養成殘障孩子和陪讀家長自尊、自立、自強精神品質,努力提升自我尊嚴,助力體現社會價值。
二是要深化教學管理。要根據殘障孩子實際,根據殘疾家庭需要,遵循教育教學規律,推進特教服務專業管理,不斷深化“非遺進特教”課程安排、師資調配、教材編撰,鼓勵和帶動更多殘疾孩子、更多殘疾人家庭不斷接受傳統文化熏陶,努力投身社會實踐,有效融入社會生活。
三是要加強產教融合。新津“非遺”文化產業近年來有了較快發展,在“非遺進特教,特教助成長”的進程,要將殘障孩子在教學中能獨立完成的作品作件,由“非遺”傳承授教老師回購,形成“非遺”產品走向市場銷售,增加殘障孩子家庭的收入,并為將來殘障孩子就業謀生奠定好基礎。
四是要強化精準關愛。要尊重殘疾學生、殘疾家庭的個體差異,堅持為每一個殘障孩子搭建展示自我、體驗成功的平臺,不斷激發每個殘疾學生的無限可能,按需施教、因材施教,最大限度提高殘疾學生融入社會生活的能力,最大程度提升學生展現自我價值的技能,努力夯實學校融合教育亮點特色,給殘疾孩子以信心,給殘疾家庭以希望。(米騫/報道)
歡迎訪問北京智慧子月科技有限公司
熱點內容
Hot content
視頻推薦
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