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北京智慧子月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備2023017440號-2
金秋九月,丹桂飄香。2025年9月,郫都區老科協會長彭富全、副會長兼秘書長馬洪春、黨總支副書記黃宇錦、文教工委主任徐常云和文教工委教育老專家共10人到郫都區古城學校開展主題為“學校校園文化建設與辦學質量提升”的專題調研。
在鄧何艷校長、李軍強書記和學校行政的陪同下,漫步“共和國之光”文化走廊,書記李軍強詳細介紹共和國勛章、人民教育家、科學家令人敬仰的事跡。在學校團隊室,一件件學生手工制作的竹編作品紋理精巧,承載著傳統技藝的溫度;一幅幅繪畫、版畫色彩明亮,勾勒出少年眼中的鮮活世界。調研團隊的老專家們或俯身細賞,或輕聲交流,真切感知學校以紅色精神、教育家科學家精神及藝術為紐帶、深耕文化育人的生動實踐。
在學校會議室開展的調研交流會上,李軍強書記首先致辭,對老專家們的到來表示歡迎和感謝。鄧校長全面介紹古城學校的發展脈絡與辦學特色。鄧校長說,老專家用數十年教育經驗為學校發展把脈支招,字字句句皆是助力學校發展的真言,感謝老專家們到學校助力指導。
老科協專家們圍繞“深化文化內涵”,“質量提升路徑”等核心內容提出建議。黃宇錦提出校園文化首先應有內核,校園文化建設應“有形”“有聲”“有行”“有效”。彭富全發言,古城學校規模發展很快。學校發生翻天履地的變化。即興賦詩“千年竹草織童心,經緯藏史育新人”,鼓勵學校挖掘本土文化,知行合一教育新人。馬洪春深情回憶在古城學校工作的歲月,感慨地說:一是教學條件極大改變;二是教學軟實力不斷提高;三是校園文化建設極富特色。古城竹編、棕編和草編,歷史悠久,有極具特色的農耕文化傳承價值。學生的作品制作精巧精美,很有工藝水平并具商品價值。徐常云希望學校要有成果意識,能從教育視角解讀“古”與“新”,固化研究成果。作了“教育評價下教學四因子的邏輯關系”的專題發言。闡述了學生、教師、教學資料、學習時間之間的定量與變量關系,探索提升教育質量的具體方法。(成都市郫都區老科協)
歡迎訪問北京智慧子月科技有限公司
熱點內容
Hot content
視頻推薦
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