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北京智慧子月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備2023017440號-2
為深化中職語文統編教材實施,推動家國情懷教育與語文教學深度融合,四川省 2025 年下期中職語文優質課網絡展評活動于9月29日在線上舉行,四川省中職語文教師線上觀摩本次活動。本次中職語文優質課網絡展評活動由四川省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辦,四川省職業教育語文教研中心組、四川省傅洪成名師工作室承辦,四川省教育科學研究院職成所副所長謝爾初主持。
活動上,四川省職業教育語文教研中心組組長、四川省傅洪成名師工作室領銜人傅洪成作主旨報告,傅老師以《深耕統編教材,涵養家國情懷》為題作開場講話。他強調,中職語文教學需立足統編教材體系,從 “通、熟、透”三個維度鉆研文本,將家國情懷教育融入語言文字教學全過程。報告指出,教材中蘊含的家國元素是培育中職生職業精神與社會責任感的核心載體,需通過具象化教學設計實現 “文以載道”的育人價值。
在優質課展示環節,四川省傅洪成名師工作室青年成員、四川省武勝縣教育教學研究中心語文教師李彥霖帶來《亂世悲歌中的家國情懷——<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聲聲慢 > 聯讀》優質課展示。李老師以“亂世背景下的家國情懷”為線索,創新采用詞作聯讀的教學形式:一方面,引導學生分析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的壯志難酬與愛國赤誠;另一方面,解讀李清照《聲聲慢》里“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背后的個人悲苦與時代滄桑,通過對比兩位詞人在不同視角下對家國命運的關切,讓學生深刻體會亂世中個體情感與家國情懷的緊密聯結。課堂互動氛圍濃厚,教學環節設計環環相扣,為省內中職語文教師提供了“家國情懷融入古典詩詞教學”的優秀范例。
優質課展示后,李彥霖老師圍繞“教學思路”與“教學反思”進行線上匯報。在教學思路方面,她詳細闡述了課程設計的邏輯:以“家國情懷”為核心錨點,通過文本細讀、小組研討、情感共鳴等方式,突破單篇教學局限,實現詞作文化內涵與情感價值的深度挖掘;在教學反思環節,她客觀分析了課堂教學中的亮點與不足,如聯讀對比環節學生參與度較高,但對詞人時代背景的拓展可進一步深化,同時提出后續將優化教學策略,增強學生對家國情懷的具象感知,為其他教師開展教學反思與改進提供了參考。
在專家點評環節,專家評課指迷津,精準點撥優路徑,多維透視課堂增實效。四川省職業教育語文教研中心組副組長、成都工貿職業技術學院教授伍藝以《以語文之力,賦職業之能》為題點評,提出“三鏈融合”:語言能力鏈→職業素養鏈→思政價值鏈,倡導任務驅動教學;阿壩州中等職業技術學校高級講師楊宇發以《中職語文課程教學與思政融合實踐》為題點評,強調“隱性思政”:通過文本意象分析(如“烽火揚州路”),自然滲透責任擔當意識;四川省職業教育語文教研中心組組成員、南充市中等職業技術學校高級講師蒲麗以《一曲悲歌兩般愁 家國情懷古今通》為題點評,盛贊跨時代聯讀設計,揭示“個人命運與國家興衰的同頻共振”主題。
活動最后,四川省職業院校教師校長培訓專家、四川省傅洪成名師工作室成員、四川省安岳第一職業技術學校高級講師陳曉英作《家國情懷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價值意蘊與行動路向》專題講座。陳專家從“價值意蘊”與“行動路向”兩大維度展開:在價值意蘊層面,她指出家國情懷是中職學生文化素養與職業精神的核心組成部分,對培養學生的社會擔當、職業操守具有重要意義;在行動路向層面,她提出三大實施策略:一是深度挖掘教材資源,梳理不同文體中的家國情懷元素;二是創新教學方法,采用情境教學、項目式教學等方式增強學生體驗;三是構建評價體系,將家國情懷培養成效納入語文教學評價,為省內中職語文教師開展家國情懷教學提供了可操作的實踐指南。
此次四川省 2025 年下期中職語文優質課網絡展評活動,不僅展示了中職語文教學的優秀成果,更搭建了專家與教師、教師與教師間的交流平臺,為深化中職語文教學改革、推動家國情懷融入教學實踐注入新動力。后續,省內中職語文教育工作者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持續深耕統編教材,創新教學實踐,切實將家國情懷培養貫穿語文教學全過程,為中職教育高質量發展貢獻語文力量。(易偉供稿)
歡迎訪問北京智慧子月科技有限公司
熱點內容
Hot content
視頻推薦
VIDEOS